社区护理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限制残障等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我院《社区护理》理论及实习课程共32学时+3周实习、4学分,是由余立平老师(中文班)和孟宪梅老师(英文班)负责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我国“三级卫生医疗服务”模式和“大健康”的理念下,《社区护理》课程实行教与学的革命,大学的课堂走出教室,坐在讲台下的不再是学生……
5月16日,护理学院2020级全体学生和带教老师余立平、孟宪梅、喻惠丹来到了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看到了普通模具、还有高科技数字化定制产品,并且亲身体验了不同康复辅具的功能。他们使用轮椅、拐杖等辅具走过不同的地形,同时也感受到康复辅具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5月17日下午,余立平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前往水果湖街青鱼嘴社区一片拆迁后的居民区,看望一对智力障碍姐妹和她们年事已高的母亲。在给予人文关怀和医疗支持之余,同学们按照课程所学对社区环境、支持系统等进行了评估。
5月19日上午,喻惠丹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们前往放鹰台附近的阳光家园,为社区残障人士进行知识科普讲座;下午,余立平老师、孟宪梅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们前往青鱼嘴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阳光家园进行日常急救知识科普讲座,并在阳光家园的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阳光家园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娱乐、休闲场所。
6月5日,6月12日护理学院2020级全体学生在余立平、孟宪梅、喻惠丹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东湖国际校区),并在国旗下讲话,介绍了心肺复苏进校园的重要性。并在随后的第一节课分成六组进班教学,两周共计完成了三、四两个年级550人的培训。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掌握了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根植了“见义智为”的意识,这不仅是一节通识课,更是一节鲜活的思政课。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完全体现。
在32学时+3周实习的《社区护理》课程中,以往老师教授,学生听课的模式被完全颠覆。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后,学生们带着问题,以亲历者的身份,观察者的视角,走向社会,走进基层。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完成社区基层工作之余,进行社区评估,文献回顾,实施干预,评估预估,完成汇报。在新一轮的“教与学的革命”中,课程设计者突破传统思维界限,摒弃既往现成体系,真正做到大学的课堂不只是在课堂,坐在讲台下的也不一定是学生。
这一课程结束后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参观了辅具厂后同学们有感而发:“大学的使命不仅是向社会输送工作者,更应该是培养的有良知,有温度,会悲悯的人”。在看望了智力障碍家庭后有学生感慨道:“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最后的环节,有组员汇报道:“原来生活本就是一门必修课,在这堂课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知识不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实践。希望今后的学弟学妹们能把课程中的项目继续开展并做得更好”。